零售的哲学主要讲什么(零售的哲学深度解析)

文章 1个月前 傲风
62 0 0

大家好今天来介绍零售的哲学主要讲什么,以下是小编对的归纳整理,来看看吧。

《零售的哲学》盯住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

本周阅读书籍《零售的哲学》,作者是7-Eleven便利店的创始人铃木敏文,被员工成为飓风铃木。

书中铃木先生从几个方面讲了自己经营711的思考方掘历弯式,而讲述方法也非常舒服,不像是《原则》中正确的理论一套一套的说,而是论点结合实际案例的方式来解说,非常易于阅读。

作者以711公司成长为主线,阐述了创始人铃木对零售行业烂链的认知与做法。非常有意思的是,从本文一开始,作者就说,自己对零售业并不感兴趣,但是因为其不愿轻易放弃的个性,才促使其创办、发展711连锁便利店。

作者以接近啰嗦的程度,反复强调了其对零售本质的理解:零售本质即是抓住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,做好制作-配送-销售。

铃木应判闷该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厉害的产品经理,其做企业的思路,完全是产品经理应该学习的标准模范。以抓住客户本质需求为核心目标,采用假设-执行-验证的思路迭代。而且每个假设,都是基于现实场景和用户价值提出的。

印象最为深刻的案例,是为什么711要推出“送餐”业务。
因为作者看到了社会中出现的三点变化征兆:

而这种思维方式,完全贯穿在其经营711的40年中,并将这种思考方式,不断灌输给员工,让员工自发的去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思考。

这种盯本质的思维方式,是阅读本书后,最大的收获。

零售的哲学

《零售的哲学》

铃木敏文是世界级企业家、日本 7-ELEVEN 创办人。他被日本媒体称为继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之后的“日本新经营之神”,美国《哈佛商业评论》评价其为“融合东西方管理精神的最佳典范”。

他领导的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 SEVEN&I 控股公司现在是全球第四大、亚洲最大的零售王国,营业额约等同日本 GDP 的 1.25%,富可敌国。他曾三次领军企业变革,没有一次失败;他创造坦闷悔的的“单品管理”概念,甚至让英语世界收录一个新名词“Tanpin Kanri”(“单品管理”日文发音)。

关于本书

商业畅销书《零售的哲学:7-Eleven 便利店创始人自述》,是铃木敏文 40 年零售经验的总结。他在书中分享了 7-Eleven 便利店从刚进驻日本,到逐步成长为世界连锁便利店巨头这一过程中,在便利店的选址、订货、销售、物流、管理等一系列经营环节上所做的零售创新,其中就包括了密集开店、共同配送、单品管理等现已成为商界常识的创新之举。

铃木敏文在《零售的哲学》这本书中告诉我们:生意不好的原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现在的工作方法,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。换句话说,不是竞争对手打败了你,也不是时代打败了你,而是停滞不前的自己打败了你。

如何才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变化,走向持续创新的道路呢?相信在这本书中,你们就能找到答案。

核心内容

本书的核心内容是:铃木敏文如何领导 7-Eleven 来讲解 7-Eleven 的生意经是让正什么,他又是怎么把 7-Eleven 做成了便利店行业的巨头。

一、7-Eleven 便利店做了哪些零售创新,以至于整个便利店市场都在模仿它,向它学习?

铃木敏文在 7-Eleven 便利店的选址、订货、销售、物流、管理等环节,做出了一系列创新:

1. 密集型选址策略,即是说如果 7-Eleven 便罩陪利店要开设新店,会选择开在老店的附近区域;

2. “共同配送”和“小额配送”相结合的配送方式,让不同的产品以小批量的形式,一次性配送到便利店里来;

3. 根据温度管理产品的理念,让有着不同保鲜需求的产品在配送和仓储过程中,保持最佳的新鲜度;

4. 提供代缴电费、煤气费等公共费用的业务,让 7-Eleven 便利店成为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各种需求的真正的“便利店”。

 

二、 7-Eleven 便利店持续创新的秘诀是什么?

 

铃木敏文认为,创新不是一种通过学习就能够获得的能力,想要源源不断地创新,他提供了以下两种方法:

1.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,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

消费者的需求处在不断变化当中,如果没能及时抓住变化,调整经营策略,就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;如果顺应变化,就能占领市场创造盈利。

【案例】

铃木敏文观察到,日本正在从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。而供应商来便利店送货时,会把别人的产品挪到后面,把自家品牌的产品放在前面,消费者在货架上,只能看到一个品牌的产品。于是,铃木敏文调整了便利店的商品陈列方式,他把各个品牌的产品在货架上排成一排,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到不同品牌的产品,自由挑选,结果所有品牌的产品销售额都有了显著提高。

2. 把产品的品质放在第一位

在开发  7-Eleven 便利店自营品牌的产品时,铃木敏文不贪图便利,在产品品质方面绝不妥协,遇到问题便想方设法解决,这是创新的一个源泉。

【案例】

铃木敏文曾下架了便利店的一款热销炒饭,原因是他在试吃过程中,发现饭粒都黏在一起,口感不是很好。为了生产出地道的炒饭,铃木要求负责人立即改良设备,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努力,终于研发出了新设备,做出了“正宗炒饭”,再重新上架。而这样一道精益求精的美食,直到今天依然是大热产品。

三、7-Eleven 作为一家成功的企业,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团队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?

 

1.  不受制于行业常识,坚持独立思考

铃木敏文认为,在工作中不要迷信行业常识和过去的经验,坚持独立思考是最好的工作方法。

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呢?他给出了一个「假设-执行-验证」的工作流程作为训练方式。简单来说,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建立假设,并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,周而复始,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。他认为,即使是便利店的实习生,只要使用这一套流程,也能独立做好订货这种颇具难度的工作。

2.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,都坚持下去,永不放弃

工作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,铃木敏文在大半生的工作经历中,遭遇到了不少阻碍和挫折。甚至他进入零售这个行业,一开始就是一个“错误”——铃木敏文对零售业没有兴趣。他入职伊藤洋华堂,本来谈好的是做电视节目,没想到入职后,公司竟然把他分到了零售岗位。

但铃木敏文表示,无论发生什么都要认真对待,这就是工作的真谛。这样的工作态度,才能让他在一份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上,一做就是四十几年,而且,还一手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帝国。

不管遇到任何事,都坚持下去,永不放弃。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这也许是铃木敏文给我们所提供了的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。

 

金句:

 

1.真正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其他品牌的便利店,而是不断变化的“客户需求”。

2.连锁便利店事业的关键并不在于门店总数的多少,最优先考虑的理应是提升每家店铺的品质,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达到的“目标”。

3.大多数人反对的事业往往能够获得成功。

4.开拓新事业时,关键是要具备认清核心重点的能力,起步之初,并没有必要遵循完美主义。

5.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感的产品无法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。

6.造成产品滞销、生意萧条的原因只有一个,即是现在的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。

7.不是“为了顾客”,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考虑。

8.我们的目标是把经营方式从过去的“以产品为本”转变为「以人为本」。

9.如果经历一两次失败就轻易放弃,那么经营将无法持续。

看《零售的哲学》有感

铃木敏文的《零售的哲学》阅读已接近尾声,本书通过自述的方式,讲述了铃木敏文作为零售业超强霸主的一生。铃木敏文一开始学的专业和零售业并没有关系,第一份工作是类似于文艺类型的工作。他也不止一次地指出,正是这种没有固定商业经验的工作历程才让他没有因循守旧,不断走在商业创新的道路。

他的一个核心思想贯穿始终,那就是:以客户为中心。跟很多做事业的牛人一样,铃木敏文也有一个无法逾越的商业准则,那就是:在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的基础上在谈创新。

这是铃木敏文认为的,也是他整个商业旅途中不能违背的一条铁律,是他所有创新举措的基石。他认为抛过自己的本职工作去谈创新,必定是天方夜谭。

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,铃木敏文从伊藤洋华堂一直力排众议,不断实施一些堪称‘奇思妙想’的商业设想,其中包括在7-ELeven便利店安装ATM机,做自己的食品品牌等等措施。

每一项项目的实施都是千难万难,最后他都是坚决实施下去,然后让实践证明自己的设想。铃木敏文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出:作为企业管理者,最重要的一条素质就是坚定瞎滚顷的信心,和坚持贯彻的决心。

除了这些管理者素质类的品质外,本书确实指出了零售行业的一些指导性的举措,即单品管理。单品管理的步骤是“假设-执行-验证”,意在让员工根据当天的气温、气候以及各种自然因素结合客户的消费心理,以此为基础订货,最后再结合pos机上的销售数据,验证和调整自己的假设,以此循环,不断精进。

正是因为这种假设、执行以及验证使得7-Eleven逐渐成为日本国民心中充满温度且大为肯定的便利店。

最后的几章是写消费是场心理战,铃木敏文不认为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完全会受消费环境的影响,那时正值日本经济磨陆环境不景气的时机,备薯但是7-Eleven的销售业绩还是遥遥领先于日本其他的便利店。细致观察消费者的心理,结合当下情势,努力寻找现象本后的“本质”,长期以往,不曾松懈,7-ELeven不断崭露头角。

除此之外,铃木敏文倡导的一点是不为价格而放弃质量。质量永远排在价格之前。但这一点我认为要因地制宜,不能一概而论。因为日本为发达国家,消费水平比较高,人们对于消费品的需求体现在质量上,这是理所当然的事,而对一些消费水平比较低的地方,在意的就是性价比。

《零售的哲学》这本书在樊登读书会也被樊登老师主持演讲过,结合大佬的见解,更加受益匪浅。

2021 1 月读书笔记之二: 零售的哲学

     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711的创始人也是一直担任全球711的领导人铃木敏文。本书是他自述从711如何创立到发展当中的一些重要决策等,711最早是由美国南方公司创立,然后日本的伊藤商社引入日本,并在日本快速发展并开往全世界,并且由于美国南方公司经营不善被日本711反察余过来收购。711在便利店这个领域书写了传奇,而其传奇的背后就是这位铃木敏文

1. 引入711便利店

      铃木先生进入伊藤是一个巧合,而引入便利店则是他的坚持。日本在70年代商品渠道被大超市所掌控,正是因此,伊藤遭到了商街店的强烈反对,身为伊藤高层的铃木认为不是因为伊藤挤压了街边店的生意,而是街边店的经营方式方法不对,核心是产品的品质和服务内容不好,和店的规模大小没有直接联系,所以铃木想自己尝试做便利店,在考察美国711后,决定引入日本。当时遭到了公司绝大多数人的强烈反胡裂对,大家都不看好便利店,最终铃木说服了大家,开始了漫长的引入谈判,特许费是经营额的0.5%。随后公司没人愿意进入新成立的便利店公司,大量人员只能重新招聘,并开始了第一家店的经营,随后未来效率开启了密集选址的策略,也能提高广告效应。711全年无休,保证品质迅速得到了顾客的认可,\"有7-Eleven真好\",由于是新的模式,供应商和物流都需要支持小额配送,711也同时和供应商和物流一起改造升级。

2. 711为何领先

     主要是贯彻密集型选址战略,具备产品研发和供应基础体系和注重与员工的直接沟通三点。711盯住的是客户的需求,而不是竞争对手。铃木会在区域顾问会议中出席并发表自己对经营的想法。经营顾问的核心只能是帮助加盟店提升业绩。他会面对面沟通想听负面消息然后想办法解决。必须掌控每种商品的销售动向,建立假设并以真实的数据验证。门店和员工自身要根据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改变。所有员工都会和铃木先生一样说出,为了成长,必须积极应对变化挂在嘴上。日常注意观察和各种信息,让你至于信息当中去感受。

3. 大多数人反对的事业往往能够成功

        铃木反对大家都同意的增设保龄球馆,但却力主711是为顾客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务而存在。为了顾客的方便,711想在门店方ATM机器,想和银行合作却由于银行的守旧而失败,铃木却决定自己开设银行为顾客提供服务,虽然在执行种遇到很大的阻力,但这一决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,实现了三年就盈利,而且给用户提供了更大的价值,使得顾客越来越离不开711。

4.消费者追求的是品质

        很多商家都在高低价,打价格战,特别是日本经济发展变慢的情况下,价格战的生意是不可持续的,铃木却认裤没闭为我们要提供高品质的商品,比起价廉,物美更重要,为此711不惜建立自有品牌保证质量拥有1700个食品种类的7-Premium,以团队的方式集中各个专家来研发产品。最注重的还是大家日常消费的便当,饭团和面包等食品。并对不同市场进行不同的开发。

5.消费既是心理战

        造成产品滞销,生意萧条的原因只有一个,现在的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。 铃木不厌其烦的说,应该遵守的方式是\"假设-> 执行 -> 验证\" 的步骤。引入销售管理系统实时查看数据。假设不是凭空想象,要以之前的销售数据为基础,结合天气,气温,街市的活动等信息,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思考,提前预判顾客的消费心理,以这个基础来订货。关注用户心理,可能不是需要绝对的便宜,比如消费税返还等。日本老龄化和少子化,对量大而言没有什么吸引力。

6.经营应对变化,朝令夕改

       711坚决执行贴近顾客,不管从设计和是送货上门,还是利用网络,以及护理食品,711不停的推出新的经营模式,这些都是在实际经营中发展出来的,711扮演了生活的基础设施。员工要挑战各项业务,不要沉迷过往经验。711的母公司南方公司就是一个列子,从发展到快速的衰败,到被日本加盟商收购。在然美国711重新复活的过程中,铃木采取了日本的经营战略,面对变化,最后取得成功。此后711走向了世界,在很多国家都开设了连锁店,包括中国。

       本书不止是介绍了铃木敏文先生的传奇故事,更是反应了他的经营哲学,从引入便利店到在便利店经营方式,比如货品和定价,再到开始银行和对产品的坚持,无不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,而这些在他的坚持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一次次的证明他是对的。这不仅仅是他天才的经营能力,更是他一直坚持的 假设->执行->验证的做事理念。这是我最佩服他的一点,这不就是我们现在软件开发中所说的小步快跑吗?

推荐指数 4.5  颗星

《零售的哲学》:人间有味是清欢

第二遍翻《零售的哲学》,近期张小龙的演说,都让人看到“常识”的力量。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浮在表面的知识解读,让人眼花缭乱。但是高手就是能一眼望穿本质,把复杂问题和事情简单化,大道至简。当然高手在成为高手前,一定也会被眼花缭乱的表象所困扰,但最后都能练就一身“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看山还是山”的功力。用苏大师的词总结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。

附上《零售的哲学》目录及文摘。

第一章 一切从“打破常识”开始

1、 我的工作“原点”

2、 奇妙的际遇

3、 作为管理部门的统筹者——处于成长期的企业,极度渴求具备统筹管理能力的人才。受益于凡是注重逻辑的性格和过去的经验。

4、 轻松背后是停滞不前——我所理解的经营在于方式方法,核心因素是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内容,与店铺规模的大小并无直接联系。……人们总是习惯性的以为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少越对自己有利,但是,一旦没有了竞争对手,事业往往会止步不前。……将变得得过且过,产生麻痹懈怠的情绪,失去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变革创新的动力。……当事业发展受阻时,怨天尤人时对轻松便捷的方法,但是轻松的背后即是停滞不前。只有正视自身的弱点,努力做出改善,并不断地向新目标发起挑战,才能脚踏实地地前进,得到稳步的成长。

5、 邂逅顶级企业

6、 来自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

7、 艰难而漫长的谈判之路

8、 日本首家便利店的诞生

9、 密集型选址战略——面对挫折我们并没有放弃,而是持之以恒地拜访供应商阐述我们的愿景。……为了提高小规模便利店的生产效率,不仅要在店铺的布局上下功夫,提升顾客的消费兴趣,还必须提供合理有效的采购即物流制度,这样才能灵活的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。……密集型选址开店优势:①在一定区域内,提供品牌效应,加深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,而认知度又与信任度挂钩,促进消费的意愿。②店铺集中在一定范围内,店铺之间的较短距离能提升物流和配送的效率。并且节省了传达总部方针并予以知道的经营顾问的移动时间,让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与店主探讨。3广告和促销宣传更见成效。

10、“有7-eleven真好!”“全年无休真方便”

11、物流体制改革:推进商品的共同配送

第二章 不要受历史经验的牵制

1、7-eleven的日均营业额

2、为什么能领先其他连锁便利店?

3、我们要盯住“客户”而不是竞争对手

4、各种会议存在的理由——在由上至下地传递企业方针时,直接沟通远胜于其他任何方法。

5、无数次地改变切入口

6、为了成长,必须积极应对变化

7、置身于信息中——比起收集信息,如何运用信息才是关键所在。……我平时坚持做两件事。把自己置身于信息中。对这些内容不必做到过耳不忘,只需让信息自然而然地经过大脑即可。

8、灵感的获取方法:在众人面前演讲——不把演讲当毁并乱作倾吐自身想法的时间,而是利用它整理纤档思维,使想法系统化,将这一过程作为启发创意的源泉。

9、不要随口说出数值目标——所谓欲速则不达,工作中,应当沉下心思考应该做的事,仔细探讨前进道路中必须面对的问题,并逐一解决,像这样专心而脚踏实地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。

10、零售的哲学——1做不了基础工作的人也无力发起革新。2只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,有效的信息自然就会出现。3不要随口说出数值目标。

第三章 大多数人反对的事业往往能成功

1、我的经营思考法则

2、提供便利是最终目标

3、便利店也能开银行?

4、外行即使开了银行也注定失败?

5、领导者的必备素质——当计划暂时搁浅时,该怎样设法继续推进?我认为成员们如果由衷地理解这项事业的意义,即使途中产生了迷茫,最后也能自我调整,转换心情,摆脱负面的影响。……我必须引导项目组成员们转换视角重新审视。“7-eleven有成立银行的决定性原因吗?”……在引导各种项目推进的时候,每个成员对“项目实现价值”的认知程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,而作为领导者,重要的一环就是“认知”的契机。

6、“iy bank”的诞生蔽枣

7、实现“三年内盈利”的目标

8、更名为“seven银行”

9、零售的哲学——①越看似赚钱的事业越容易饱和。②只要信念坚定,就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。3理性上的认识和情感上的接受同等重要。

第四章 消费者所追求的是品质

1、比起“价廉”,“物美”更重要

2、自有品牌的诞生

3、在“必须执行”的喝令下开始的项目

4、“以团队形式研发产品”的方法

5、集中专家的力量

6、越美味的东西越容易腻

7、停止销售炒饭的理由

8、从“家常味道”转向“家中难以实现的味道”

9、零售的哲学——①不要沉迷于过往的成功经验。②改变卖方市场的思维方式。3主动开拓新市场。

第五章 消费即是心理战

1、产品滞销的原因只有一个——工作上应该遵循“假设-执行-验证”的步骤。

2、引入pos系统

3、走向“单品管理”

4、消费是场心理战

5、消费者的价值观在哪里?——为了读懂消费者的心理,首先必须判明他们随时代而变得价值取向。

6、“特色饭团”为何能成为热销产品?

7、从“还在营业太好了”到“近距离的便利”

8、零售的哲学

第六章 经营理应“朝令夕改”

1、走进顾客

2、现代版“推销术”

3、各种各样的“送货”结构

4、7-11独门送货秘籍

5、掌控网络=掌控现实

6、作为“生活基础设施”的新角色

7、零售的哲学

第七章 “应对变化”是基本原则

1、理解“现在应该做的事”——陷入低谷额企业基本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。①沉迷于过往一帆风顺的成功经验,永远都不愿做出改变。……因为忽视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被市场所淘汰。②一味想要出奇制胜,却目光短浅,只顾眼前利益。……处于物质过剩的年代,消费者确实会对新鲜和少见的东西感兴趣,产生消费欲望。但他们却比卖方想象地更近喜新厌旧。

2、美国南方公司的衰败

3、飓风铃木来了

4、也让临时工负责订货

5、7&I控股集团的起航

6、超市和百货商场的改革

7、理解每个时代的顾客需求——不论是便利店、超市还是百货商场,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市场,不如先认真思考:“同样身处消费饱和的严峻环境,为何便利店能实现增长,而超市和百货商场却不行?”

8、零售的哲学

第八章 打破“常识”

1、下一个舞台是世界

2、为何之前从未在四国开店

3、打造贴近居民生活的便利店

4、熟悉当地人的饮食偏好就能“称霸”

5、从日本本土产品研发走向全球化研发

后记:成功的关键点是常常变化的——如果这么想,就会理解工作应建立于积年累月的挑战,做判断时不会再受外界干扰,能够在今后的每一天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。

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零售的哲学主要讲什么 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,希望对你有用

版权声明:傲风 发表于 2023年10月23日 下午10:06。
转载请注明:零售的哲学主要讲什么(零售的哲学深度解析) | 傲风导航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
如果您觉得本站有用! 可以按Ctrl+D收藏,或设置成浏览器主页。
登陆账号,开启永久个人书签收藏同步和便签功能。